1.端口配置
为便于识别接口,给接口配置标识它的描述信息。用户可以根据需要查询和配置以太网接口。
操作步骤:
单击导航栏中“端口 > 端口配置”菜单,进入端口配置页面:
2.选择需要配置的端口,可以同时选择多个端口,然后点击修改按钮,进入修改页面:
2.端口异常保护
单击导航栏中“端口 > 端口异常保护”菜单,异常分类:BPDU Guard、UDLD、自环检测、广播洪泛、未知组播洪泛、单播洪泛、ACL、端口安全、DHCP报文限速、ARP报文限速,进入端口异常保护页面:
3.链路聚合
链路聚合的介绍
链路聚合(Link Aggregation)是将一组物理接口捆绑在一起作为一个逻辑接口来增加带宽和可靠性的一种方法。
链路聚合组LAG(Link Aggregation Group)是指将若干条以太链路捆绑在一起所形成的逻辑链路,简写为Eth-Trunk。
随着网络规模不断扩大,用户对链路的带宽和可靠性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在传统技术中,常用更换高速率的接口板或更换支持高速率接口板的设备的方式来增加带宽,但这种方案需要付出高额的费用,而且不够灵活。
采用链路聚合技术可以在不进行硬件升级的条件下,通过将多个物理接口捆绑为一个逻辑接口,实现增加链路带宽的目的。链路聚合的备份机制能有效提高可靠性,同时,还可以实现流量在不同物理链路上的负载分担。
如下图所示,SwitchA与SwitchB之间通过三条以太网物理链路相连,将这三条链路捆绑在一起,就成为了一条Eth-Trunk逻辑链路,这条逻辑链路的带宽等于原先三条以太网物理链路的带宽总和,从而达到了增加链路带宽的目的;同时,这三条以太网物理链路相互备份,有效地提高了链路的可靠性。
在有以下需求时,可通过配置链路聚合实现:
当两台交换机设备之间通过一条链路连接带宽不够时。
当两台交换机设备之间通过一条链路连接可靠性不满足要求时。
根据是否启用链路聚合控制协议LACP,链路聚合分为静态模式和LACP模式。
静态模式下,Eth-Trunk的建立、成员接口的加入由手工配置,没有链路聚合控制协议的参与。该模式下所有活动链路都参与数据的转发,平均分担流量,因此称为负载分担模式。如果某条活动链路故障,链路聚合组自动在剩余的活动链路中平均分担流量。当需要在两个直连设备间提供一个较大的链路带宽而设备又不支持LACP协议时,可以使用静态模式。
3.1聚合组配置
添加静态链路聚合操作步骤:
- 单击导航栏中“端口 > 链路聚合 > 聚合组配置”菜单,进入链路聚合组配置界面,设备支持两种负载均衡算法,使用单选框选择其中之一,应用保存生效,如下图所示:
- 设备支持8个链路聚合组,选择其中之一,点击修改按钮进入配置页面,如下图:
界面信息含义如下表:
示例:
如下图所示,SwitchA和SwitchB通过以太链路分别都连接VLAN10和VLAN20的网络,且SwitchA和SwitchB之间有较大的数据流量。
用户希望SwitchA和SwitchB之间能够提供较大的链路带宽来使相同VLAN间互相通信。同时用户也希望能够提供一定的冗余度,保证数据传输和链路的可靠性。
配置手工负载分担模式链路聚合组网图操作步骤:
- 在SwitchA创建Eth-Trunk接口并加入成员接口,实现增加链路带宽,SwitchB配置与SwitchA类似,不再赘述。单击导航栏中“端口 > 链路聚合 > 聚合组配置”菜单,进入链路聚合组配置界面,选择组“LAG 1”,选择需要聚合的端口ge1、ge2、ge3,点击向右箭头,移动到已选端口中,点击“应用”生效,如下图所示。
操作步骤:
- 在SwitchA创建Eth-Trunk接口并加入成员接口,实现增加链路带宽,SwitchB配置与SwitchA类似,不再赘述。单击导航栏中“端口 > 链路聚合 > 聚合组配置”菜单,进入链路聚合组配置界面,选择组“LAG 1”,选择需要聚合的端口ge1、ge2、ge3,点击向右箭头,移动到已选端口中,点击“应用”生效,如下图所示。
4.端口配置
1.单击导航栏中“端口 > 链路聚合 > 端口配置”菜单,进入端口配置界面,查看当前聚合组信息,如下图所示:
2.选择聚合组索引,点击修改,可对聚合组速率、流控、使能或非使能,进行配置,如下图所示:
最后编辑:todaair01 更新时间:2025-03-25 15:49